永久基本農田整改補劃方案4篇
永久基本農田整改補劃方案4篇永久基本農田整改補劃方案 附件1 永久基本農田補劃方案文本編制要點 為規范占用(減少)永久基本農田補劃方案編制工作,確保補劃方案內容完備、便于論證審查,根據國土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永久基本農田整改補劃方案4篇,供大家參考。
篇一:永久基本農田整改補劃方案
1永久基本農田補劃方案 文本編制要點
為規范占用(減少)永久基本農田補劃方案編制工作,確保補劃方案內容完備、便于論證審查,根據國土資源部《關于全面實行永久基本農田特殊保護的通知》(國土資規〔2018〕1 號)要求,結合全省實際,特制定本要點。
一、補劃方案編制基本要求 1、“占用(減少)永久基本農田補劃”是指重大建設項目、生態建設、災毀等經國務院批準或依法認定減少永久基本農田的補劃。補劃方案名稱應采用《XX 占用永久基本農田補劃方案》或《因 XX 減少永久基本農田補劃方案》。
2、永久基本農田補劃方案原則上以縣(區、市)為單位編制。若建設項目涉及多個縣(區、市),應會同相關縣(區、市)完成該項目占用永久基本農田補劃方案的編制工作。
3、補劃方案編制應在收集建設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或項目設計書,或災情報告,或有關批準占用(補劃)文件等資料的基礎上,通過內業分析占用(減少)永久基本農田圖斑數量、面積、質量及土地利用類型,實地勘測確定補劃圖斑數量、面積、質量、位置及土地利用類型等,實施補劃方
案的編制工作。
4、按照“數量不減、質量不降、布局穩定”的要求開展補劃,補劃永久基本農田必須是坡度小于 25 度的耕地,原則上與現有永久基本農田集中連片,補劃數量、質量與占用(減少)永久基本農田相當。
二、補劃方案編制內容 1 、項目概況 說明建設項目名稱、項目類型、項目單位、建設地址、建設內容和項目具體位置(插入縮編后的位置示意圖);詳細說明項目占用土地利用類型與面積和占用(減少)永久基本農田空間位置、數量、質量等別等基本情況。
2 、占用永久基本農田的必要性 詳細說明重大建設項目不同選址選線方案占用永久基本農田比選情況(插入比選方案示意圖),說明對擬占用永久基本農田實地踏勘基本情況,充分說明占用永久基本農田的必要性或不可避免性。
3 、占用永久基本農田的合理性 說明建設項目選址選線擬占用永久基本農田圖斑數量、面積(包括水田面積)、平均質量等別、空間位置等(見附圖 2:XX 占用永久基本農田圖斑及補劃圖斑分布圖),詳細說明通過綜合考慮建設成本、工程施工難易度、占用永久基本農田不同情況,選擇項目選址選線擬占用永久基本農田的
具體方案,明確經實地踏勘,該項目建設方案是否符合供地政策和節約集約用地要求,是否采取工程、技術等措施,減少占用永久基本農田,充分說明用地選址和占用永久基本農田的合理性。
4 、永久基本農田占用(減少)基本情況 將實地踏勘后擬占用(減少)永久基本農田的用地范圍與永久基本農田劃定數據庫套合進行分析,以縣級行政區為單元,詳細說明占用(減少)永久基本農田具體規模(含水田面積)、圖斑數量、平均質量等別、空間位置等基本情況。涉及占用(減少)城市(鎮)周邊永久基本農田的,以縣級行政區為單元,詳細說明城市(鎮)周邊具體規模(含水田面積)、圖斑數量、平均質量等別等情況(詳見附表 1),并附占用(減少)永久基本農田分布示意圖(包含城市(鎮)周邊范圍線)。
5 、永久基本農田補劃情況 按照永久基本農田劃定要求,以縣級行政區為單元,詳細說明補劃永久基本農田規模(含水田面積)、圖斑數量、平均質量等別、空間位置等情況。補劃城市(鎮)周邊永久基本農田的,以縣級行政區為單元,詳細說明城市(鎮)周邊補劃永久基本農田規模(含水田面積)、圖斑數量、平均質量等別、空間位置等情況(詳見附表 2),并附補劃永久基本農田分布示意圖(包含城市(鎮)周邊范圍線),同時提
交補劃永久基本農田拐點坐標表(電子版本)。若城市(鎮)周邊確實沒有補劃空間,需充分說明理由。
若重大建設項目農轉用及土地征收報批時與用地預審時選址選線發生調整,需對用地預審時的占用和補劃情況、選址選線調整后的占用和補劃進行比較說明。
6 、結論 明確提出重大建設項目占用是否必要、是否合理,補劃永久基本農田是否滿足“數量不減、質量不降、布局穩定”的要求。
說明經國務院批準的生態建設、因依法認定的災毀等其他原因減少永久基本農田的,是否按規定對減少的永久基本農田進行了補劃。
說明補劃永久基本農田后是否影響相關縣級行政區永久基本農田保護任務完成和補劃永久基本農田的保護任務是否得到落實。
三、補劃方案編制附件 1、附表 附表 1:XX 占用(減少)永久基本農田情況表; 附表 2:XX 占用(減少)永久基本農田補劃情況表。
2、附圖 附圖 1:XX 位置示意圖; 附圖 2:XX 占用永久基本農田圖斑分布圖
附圖 3:XX 占用永久基本農田補劃圖斑分布圖 注:附圖編制方法與圖上表示內容等詳見“附件 2 永久基本農田補劃圖件編制要點”。
附表 1 **占用(減少)永久基本農田情況表 填表單位:面積單位:公頃(0.0000)
占用圖斑 所在縣(市、區、旗)名稱 標識碼 碼 占用永久基本農田 質量 等別 共計 城市周邊 城市周邊以外區域 小計 耕地 面積 其他 質量 等別 小計 耕地 面積 其他 質量 等別
水田
水田 欄 欄 1 欄 欄 2 欄 欄 3 欄 欄 4 欄 欄 5 欄 欄 6 欄 欄 7 欄 欄 8 欄 欄 9 欄 欄 10 欄 欄 11 欄 欄 12 欄 欄 13 欄 欄 14 欄 欄 15 1
2
…
縣域小計(平均質量等別)
…
合計(平均)
質量等別)
—— ——
注:1.欄 4=欄 5+欄 10;欄 5=欄 6+欄 8;欄 6≥欄 7;欄 10=欄 11+欄 13;欄 11≥欄 12。
2.欄 3“標識碼”為縣級永久基本農田劃定數據庫中基本農田圖斑圖層屬性結構字段數值,不另行編號。
3.欄 9、欄 14 和欄 15“質量等別”為最新年度耕地質量等別數據庫中的國家土地利用等,等別在 1-15 等之間,非耕地的不填寫質量等別;其中,縣域小計(平均質量等別)、合計(平均質量等別)為質量等別加權平均數,保留一位小數。
4.“城市周邊”為項目占用縣級永久基本農田數據庫中城市周邊永久基本農田占用情況。
5.“其他”為繼續保留的原有基本農田的可調整地類、確定為名優特新農產品生產基地的其他農用地等。
審核人:
審核日期:
年
月
日
填表人:
填表日期:
年
月
日
附表 2 **占用(減少)永久基本農田補劃情況表 填表單位:
面積單位:公頃(0.0000)
補劃圖斑 所在縣(市、區、旗)名稱 標識碼 補劃永久基本農田 共計 城市周邊 城市周邊以外區域 質量 等別 耕地 面積 質量 等別 耕地 面積 質量 等別
水田
水田 欄 欄 1 欄 欄 2 欄 欄 3 欄 欄 4 欄 欄 5 欄 欄 6 欄 欄 7 欄 欄 8 欄 欄 9 欄 欄 10 欄 欄 11 1
2
…
縣域小計(平均質量等別)
…
合計(平均質量等別)
—— ——
注:1.欄 4=欄 5+欄 8;欄 5≥欄 6;欄 8≥欄 9。
2.欄 3“標識碼”為土地利用數據庫地類圖斑層中屬性結構字段數值,不另行編號。
3.欄 7、欄 10 和欄 11“質量等別”為最新年度耕地質量等別數據庫中的國家土地利用等,等別在 1-15 等之間;其中,縣域小計(平均質量等別)、合計(平均質量等別)為質量等別加權平均數,保留一位小數。
4.欄 5“城市周邊”為城市周邊范圍線內補充為永久基本農田的耕地圖斑情況。
審核人:
審核日期:
年
月
日
填表人:
填表日期:
年
月
日
篇二:永久基本農田整改補劃方案
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行業標準 TD/T—
基本農田劃定(補劃)技術規程 Guideline for designation(supplement) of prime farmland (送審稿)
-
-
發布
-
-
實施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土資源部
發布
目
次 前
言 ......................................................................... III 1 范圍 ........................................................................... 1 2 規范性引用文件 ................................................................. 1 3 術語與定義 ..................................................................... 1 4 總則 ........................................................................... 2 4.1 目的 ....................................................................... 2 4.2 任務 ....................................................................... 2 4.3 基本原則 ................................................................... 2 4.4 實施主體 ................................................................... 3 5 技術方法與要求 ................................................................. 3 5.1 技術方法 ................................................................... 3 5.1.1 基本農田劃定技術方法 ................................................... 3 5.1.2 基本農田補劃技術方法 ................................................... 3 5.2 技術要求 ................................................................... 3 5.2.1 一致性 ................................................................. 3 5.2.2 準確性 ................................................................. 4 5.2.3 現勢性 ................................................................. 4 5.2.4 先進性 ................................................................. 4 6 基本農田劃定 ................................................................... 4 6.1 技術流程 ................................................................... 4 6.1.1 工作準備 ............................................................... 4 6.1.2
劃定方案的編制與論證 .................................................. 6 6.1.3
劃定工作的組織與實施 .................................................. 6 6.1.4
劃定成果的驗收與報備 .................................................. 6 6.2 工作要求 ................................................................... 7 6.2.1 劃定要求 ............................................................... 7 6.2.2 基本農田保護片(塊)邊界確定 ........................................... 7 6.2.3 質量評價 ............................................................... 7 6.2.4 基本農田編號 ........................................................... 8 6.2.5 基本農田保護責任的落實 ................................................. 8 6.2.6 基本農田保護標志的設立 ................................................. 8 7 基本農田補劃 ................................................................... 9 7.1 技術流程 ................................................................... 9 7.1.1 資料收集 ............................................................... 9 7.1.2 補劃方案的擬定和論證 ................................................... 9 7.1.3 占用(減少)基本農田的確認 ............................................. 9
7.1.4 補劃耕地地塊的確認 .................................................... 11 7.1.5 成果編制 .............................................................. 11 7.1.6 驗收與上報 ............................................................ 11 7.2 工作要求 .................................................................. 12 8 基本農田成果日常變更記錄與年度更新 ............................................ 12 8.1 日常變更記錄 .............................................................. 12 8.2 年度更新、統計、匯總 ...................................................... 12 8.2.1
年度更新內容 ......................................................... 12 8.2.2
年度更新方式 ......................................................... 12 9 圖件編制 ...................................................................... 12 9.1 編制內容 .................................................................. 12 9.2 編制方法和要求 ............................................................ 13 9.2.1 編制方法 .............................................................. 13 9.2.2 編制要求 .............................................................. 13 10 基本農田數據庫 ............................................................... 13 11 數據匯總與表冊編制 ........................................................... 14 11.1 統計匯總 ................................................................. 14 11.1.1 面積統計 ............................................................. 14 11.1.2 逐級匯總 ............................................................. 14 11.2 表冊編制 ................................................................. 14 12 成果檢驗 ..................................................................... 14 12.1 成果內容 ................................................................. 14 12.1.1 基本農田劃定成果 ..................................................... 14 12.1.2 基本農田補劃成果 ..................................................... 14 12.2 檢驗要求 ................................................................. 15 13 附則 ......................................................................... 15 附錄 A(規范性附錄)基本農田調整劃定平衡表 ...................................... 16 附錄 B(規范性附錄)基本農田保護責任一覽表 ...................................... 17 附錄 C(規范性附錄)基本農田標識使用及標志牌的設立規范 .......................... 18 附錄 D(規范性附錄)基本農田占用(減少)補劃表冊 ................................ 19 附錄 E(規范性附錄)基本農田圖式圖例 ............................................ 22 附錄 F(規范性附錄)基本農田圖件樣式 ............................................ 23 附錄 G(規范性附錄)基本農田保護區要素屬性結構表 ................................ 26 附錄 H(規范性附錄)基本農田現狀登記匯總表 ...................................... 30 附錄 I(資料性附錄)基本農田劃定(補劃)相關政策法規技術依據 .................... 32
前
言 為規范基本農田劃定(補劃)工作,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基本農田保護條例》等法律法規的規定,制定本標準。
本標準由國土資源部制定并負責解釋。
本標準的附錄 A、附錄 B、附錄 C、附錄 D、附錄 E、附錄 F、附錄 G、附錄 H 為規范性附錄,附錄 I 為資料性附錄。
本標準由國土資源部提出并歸口。
本標準起草單位:國土資源部。
本標準主要起草人:
本標準參加編制人員:
基本農田劃定(補劃)技術規程 1 范圍 本規程規定了基本農田劃定(補劃)的目的、任務、原則、實施主體、技術方法與要求、流程等,適用于依據土地利用總體規劃開展的縣、鄉級基本農田劃定,以及在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實施過程中,依法批準建設占用基本農田或因其他原因造成基本農田減少的補劃工作。
2 規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條款通過本標準的引用而成為本標準的條款,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適用于本標準。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隨后所有的修改單(不包括勘誤的內容)或修訂版均不適用于本標準,但鼓勵根據本規程達成協議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GB/T 2260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區劃代碼 GB/T 19231-2003
土地基本術語 GB/T 21010-2007 土地利用現狀分類 TD/T 1004-2003 農用地分等規程 TD/T 1014-2007 第二次全國土地調查技術規程 TD/T 1016-2007 土地利用數據庫標準 TD/T 1017-2008 第二次全國土地調查基本農田調查技術規程 TD/T 1019-2009
基本農田數據庫標準
TD/T 1023-2010 市(地)級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編制規程
TD/T 1024-2010 縣級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編制規程
TD/T 1025-2010 鄉(鎮)級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編制規程 3 術語與定義 3.1 基本農田 prime farmland 按照一定時期人口和社會經濟發展對農產品的需求,依據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確定的不得占用的耕地。
3.2 基本農田保護區
land use zone for the prime farmland protection 為對基本農田實行特殊保護和管理而依據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和依照法定程序確定的特定保護區域。
3.3 基本農田保護片(塊)
prime farmland preservation plot (patch) 在基本農田保護區內劃定的具體的基本農田地塊。
3.4 基本農田圖斑
prime farmland parcel 在基本農田保護片(塊)界線范圍內的土地利用地類圖斑。
3.5 基本農田劃定
designation of prime farmland
根據土地管理法、基本農田保護條例及相關規定,按照土地利用總體規劃,依照規定程序確定基本農田空間位置、數量、質量等級、地類等現狀信息的過程。
3.6 基本農田補劃
supplement of prime farmland 根據土地管理法、基本農田保護條例及相關規定,對依法批準或認定的建設項目占用基本農田或者因生態退耕、災害損毀等原因導致基本農田減少,按照規定程序確定補充基本農田空間位置、數量、質量等級、地類等現狀信息的過程。
3.7 基本農田面積
area of prime farmland 劃定為基本農田的圖斑凈面積。
4 總則 4.1 目的 為全面落實基本農田保護任務與責任,實行基本農田永久保護,規范基本農田劃定與補劃工作。
4.2 任務 4.2.1
依據土地利用總體規劃,落實上級規劃下達的基本農田保護任務,進行基本農田劃定。
4.2.2
對基本農田建設占用或減少情況,進行基本農田補劃。
4.2.3
實時記錄基本農田日常變化信息,進行基本農田年度更新、統計與匯總。
4.2.4
查清質量等級情況,落實保護責任,設立保護標志。
4.2.5
建立并更新基本農田數據庫。
4.3 基本原則
基本農田劃定應以已有基本農田保護成果為基礎,遵循面積不減少、質量有提高、布局總體穩定的基本方針:
4.3.1
劃定后的基本農田面積應不低于上級規劃下達的基本農田保護任務面積。
4.3.2
劃定后的基本農田中非耕地、坡耕地的比重應有所降低,平均質量等級應高于劃定前的
平均質量等級。
4.3.3
劃定后的基本農田集中連片程度應當有所提高。
4.4 實施主體 基本農田劃定工作以縣級行政區域為單位,由國土資源管理部門會同農業部門組織實施。
5 技術方法與要求 5.1 技術方法 5.1.1 基本農田劃定技術方法 以土地利用現狀調查成果為基礎,對已有基本農田保護成果進行核實、認定;利用 GIS 技術在核實、認定后的基本農田保護成果上疊加土地利用總體規劃成果,綜合確定基本農田保護片(塊)邊界,對其進行編號、記錄;提取基本農田保護片(塊)內對應的地類圖斑作為基本農田圖斑數據,獲取地類等現狀信息;結合農用地分等成果,逐圖斑落實基本農田質量等級信息;依規范要求錄入基本農田保護片(塊)與基本農田圖斑屬性;編制基本農田劃定成果。
土地利用現狀調查成果、土地利用總體規劃成果、農用地分等成果三者均應采用最新的數據,并盡可能統一數據格式、數學基礎;數據格式、數學基礎不一致時,應進行相應的轉換和處理。
5.1.2 基本農田補劃技術方法 以基本農田劃定成果為基礎,將依法批準建設占用基本農田或其他原因造成基本農田減少的范圍展繪在基本農田劃定成果上,確定占用或減少基本農田的位置、數量、質量等級、地類等信息;按照補劃基本農田的要求,依據土地利用現狀調查成果及農用地分等成果,綜合選取補劃為基本農田的耕地地塊;編制基本農田補劃成果。
建設占用基本農田的批準文件或違法用地的認定文件,以及災毀認定和生態退耕批準文件采用的數據格式、數學基礎與基本農田劃定成果不一致時,應進行相應的轉換、糾正。
5.2 技術要求 5.2.1 ...
篇三:永久基本農田整改補劃方案
基本農田占用補劃更新數據包規范(更新)二〇二〇年 十一 月
目
錄 (一)文檔更新內容 ......................................... 1 (二)更新包內容 ........................................... 4 (三)數據組織 ............................................. 5 (四)數據結構 ............................................. 6 (五)質量要求 ............................................ 17
1
(一) 文檔更新內容
錯誤修改 (1)原所有矢量圖層中的 BSM 字段長度為“10”,現調整為“9”。
圖 1 修改前 BSM 字段長度
圖 2 修改后 BSM 字段長度 (2)原占用基本農田信息表(種植養殖設施)的用地位置字段類型為“Float”,字段長度是“15”,小數位數是“2”?,F調整為字段類型為“Char”,字段長度為“255”。
圖 3 修改前用地位置字段屬性
圖 4 修改后用地位置字段屬性
2
?。?)原質量要求第 13 條“扣除地類面積=永久基本農田圖斑面積*扣除系數”,現調整為“扣除地類面積=(基本農田圖斑面積-線狀地物面積-零星地物面積)*扣除系數”。
圖 5 修改前扣除地類面積計算公式
圖 6 修改后扣除地類面積計算公式
內容更新 (1)占用基本農田信息表(重大建設項目占用類)調整備注信息 “預審報備編號”是在永久基本農田監測監管系統建設占用項目-預審備案占用補劃基本農田更新包時,系統產生的報備編號。若備案項目為歷史建設占用審批項目,按照“審批備案”填報,“預審報備編號”字段填“無”。
3
圖 7 修改后重大建設項目占用基本農田信息表 (2)占用基本農田信息表(農村土地綜合整治)調整表結構 為增加農村土地綜合整治立項階段備案功能,調整占用基本農田信息表(農村土地綜合整治)結構,增加“立項報備編號”字段(ZYJBNTXXB 模板同步更新)。同時,8-13 字段(見圖 8),立項備案時可不填寫,但驗收備案時必須填寫。
“立項報備編號”是在永久基本農田監測監管系統農村土地綜合整治-立項備案占用補劃基本農田更新包時,系統產生的報備編號。若備案項目為歷史土地綜合整治驗收項目,按照“驗收備案”填報,“立項報備編號”字段填“無”。
按照 自然資源部國土空間生態修復司關于印發《全域土地綜合整治試點實施要點(試行)》的函 ,“永久基本農田調整方案應確保整治區域內永久基本農田增加面積原則上不少于調整永久基本農田面積的 5%”。占用基本農田信息表中“永久基本農田增加比例估算”、“永久基本農田增加比例測算”兩個字段調整值域范圍,數值不得小于 0.05。
4
圖 8 修改后農村土地綜合整治占用基本農田信息表 (二) 更新包內容 更新數據包的主要內容包括永久基本農田保護圖斑更新前后空間要素、相關項目信息、批準文件等內容(見表 1)。依據不同的業務內容,數據包的內容可能有所不同。
表 1 永久基本農田占用補劃更新數據包內容 序號
類別
名稱
類型
屬性表名
說明
是否必選
備注
1 更新前矢量要素 占用永久基本農田保護圖斑 Polygon JBNTBHTB 項目區空間范圍占用的永久基本農田保護圖斑。
必要 涉及到調整的所有要素,包括全部占用和部分占用。下同。
2 占用永久基本農田保護片(塊)
Polygon JBNTBHPK 項目區空間范圍占用的永久基本農田保護片塊 必要
3 占用永久基本農田保護區 Polygon JBNTBHQ 項目區空間范圍占用的永久基本農田保護區 可選
4 更新后矢量 永久基本農田保護圖 Polygon JBNTBHTBGX 對所有涉及變化的圖 必要
5
序號
類別
名稱
類型
屬性表名
說明
是否必選
備注
要素 斑更新 斑,按照相關數據庫標準要求,做好更新圖層文件 5 永久基本農田保護片(塊)更新 Polygon JBNTBHPKGX 對所有涉及變化的片塊,按照相關數據庫標準要求,做好更新圖層文件 必要
6 永久基本農田保護片(塊)保護責任擴展表更新 Table JBNTBHPKZRGX 更新后的永久基本農田片(塊)保護責任擴展表 必要
7 永久基本農田保護區更新 Polygon JBNTBHQGX 對所有涉及變化的保護區,按照相關數據庫標準要求,做好更新圖層文件 可選
8 表格要素 占用永久基本農田信息表 Table ZYJBNTXXB 涉及占用及補劃永久基本農田的相關項目或其他信息 必要
(三) 數據組織 更新數據包的組織如圖 1 所示。更新包名稱為“制作更新包的行政區劃代碼+制作時間+四位順序號+后綴名(.zip 或.rar)。其中制作時間到月,格式為“YYYYMM”。
制作更新包的行政區劃代碼+制作時間+四位順序號+后綴名(.zip或.rar)JBNTBHTB制作更新包的行政區劃代碼+制作時間+四位順序號+.dbfJBNTBHTB制作更新包的行政區劃代碼+制作時間+四位順序號+.prjJBNTBHTB制作更新包的行政區劃代碼+制作時間+四位順序號+.shpJBNTBHTB制作更新包的行政區劃代碼+制作時間+四位順序號+.shxJBNTBHPK制作更新包的行政區劃代碼+制作時間+四位順序號+.dbfJBNTBHPK制作更新包的行政區劃代碼+制作時間+四位順序號+.prjJBNTBHPK制作更新包的行政區劃代碼+制作時間+四位順序號+.shpJBNTBHPK制作更新包的行政區劃代碼+制作時間+四位順序號+.shxJBNTBHQ制作更新包的行政區劃代碼+制作時間+四位順序號+.dbfJBNTBHQ制作更新包的行政區劃代碼+制作時間+四位順序號+.prjJBNTBHQ制作更新包的行政區劃代碼+制作時間+四位順序號+.shpJBNTBHQ制作更新包的行政區劃代碼+制作時間+四位順序號+.shxJBNTBHTBGX制作更新包的行政區劃代碼+制作時間+四位順序號+.dbfJBNTBHTBGX制作更新包的行政區劃代碼+制作時間+四位順序號+.prjJBNTBHTBGX制作更新包的行政區劃代碼+制作時間+四位順序號+.shpJBNTBHTBGX制作更新包的行政區劃代碼+制作時間+四位順序號+.shxJBNTBHPKZRGX制作更新包的行政區劃代碼+制作時間+四位順序號+.dbfJBNTBHQGX制作更新包的行政區劃代碼+制作時間+四位順序號+.dbfJBNTBHQGX制作更新包的行政區劃代碼+制作時間+四位順序號+.prjJBNTBHQGX制作更新包的行政區劃代碼+制作時間+四位順序號+.shpJBNTBHQGX制作更新包的行政區劃代碼+制作時間+四位順序號+.shxZYJBNTXXB.XLS(或XLSX) 圖 9 以 shapefile 為空間數據庫格式的數據組織
空間要素
6
空間數據組織統一采用 Shapefile 空間數據庫格式。Shapefile 文件命名采用“數據表名稱+制作更新包的行政區劃代碼+制作時間+四位順序號+后綴名”方式,Shapefile 文件除包含存儲地理要素的幾何圖形的文件(后綴名為 SHP)之外,還至少應包括存儲圖形要素與屬性信息索引的文件(后綴名為 SHX)、存儲要素信息屬性的表文件(后綴名為 DBF)以及空間參考文件(后綴名為 PRJ)??臻g數據采用高斯-克呂格投影、2000 國家大地坐標系、1985 國家高程基準。
表格要素 指占用永久基本農田基本信息表,文件命名方式為“ZYJBNTXXB+后綴名(.XLS 或.XLSX)” (四) 數據結構
空間數據 參照《永久基本農田數據庫標準(2017 版)》、《國土調查數據庫標準(試行修訂稿)》。
?。? 1)
?。?/p>
更新前矢量要素
表 2 占用永久基本農田保護圖斑表(JBNTBHTB)
序號
字段名稱
字段
代碼
字段類型
字段長度
小數
位數
值域
約束條件
備注
1
標識碼 BSM Int 9
?。? M
2
要素代碼 YSDM Char 10
2005010300 M
3
基本農田圖斑編號 JBNTTBBH Char 20
非空 M 見本表注 2 4
圖斑編號 TBBH Char 8
非空 M 見本表注 3 5
地類編碼 DLBM Char 4
非空 M
6
地類名稱 DLMC Char 60
非空 M
7
權屬性質 QSXZ Char 2
見表 10 M
8
權屬單位代碼 QSDWDM Char 19
非空 M
9
權屬單位名稱 QSDWMC Char 60
非空 M
10
座落單位代碼 ZLDWDM Char 19
見本表注 4 M
11
座落單位名稱 ZLDWMC Char 60
非空 M
12
耕地類型 GDLX Char 2
見本表注 5 C
13
基本農田類型 JBNTLX Char 1
見表 12 M
14
質量等級代碼 ZLDJDM Char 2
見表 11 M
15
坡度級別 PDJB Char 2
見表 13 M
16
扣除類型 KCLX Char 2
見本表注 6 O
17
扣除地類編碼 KCDLBM Char 4
非空 O
18
扣除地類系數 TKXS Float 5 2 >0 O 見本表注 6 19
線狀地物面積 XZDWMJ Float 15 2 ≥0 O 單位:m2
見本表注 7 20
零星地物面積 LXDWMJ Float 15 2 ≥0 O 單位:m2
21
扣除地類面積 TKMJ Float 15 2 ≥0 O 單位:m2
見本表注 8
7
22
永久基本農田圖斑面積 TBMJ Float 15 2 >0 M 單位:m2
見本表注 9 23
永久基本農田面積 JBNTMJ Float 15 2 ≥0 M 單位:m2
見本表注 10 24
地類備注 DLBZ Char 2
非空 O 見本表注 11 25
占用永久基本農田面積
ZYJBNTMJ Float 15 2 ≥0 M 見本表注 12 注1. 序號 4-11 字段屬性值從土地利用數據庫中地類圖斑層提??;若地類圖斑界線與基本農田保護片(塊)界線重合,序號 12-21 字段屬性值由計算機根據空間位置關系從土地利用數據庫中地類圖斑層直接提??;若基本農田保護片(塊)界線分割地類圖斑,被分割的圖斑序號 12-21 字段屬性值通過分割處理,按照《土地調查數據庫更新技術規范》規定的方法重新計算后生成。
注2. “基本農田圖斑編號”由“保護片(塊)編號+基本農田圖斑(4 位數字順序碼)”組成,以保護片(塊)為單位,按從上到下,從左到右的順序編號,下同。
注3. “圖斑編號”為土地利用數據庫中地類圖斑層中的圖斑編號,不另行編號。
注4. “座落單位代碼”指該基本農田圖斑實際座落單位的代碼,當該基本農田圖斑為飛入地時,實際座落單位的代碼不同于權屬單位的代碼。
注5. 當地類為梯田耕地時,耕地類型填寫“TT”,為坡地時,填寫“PD”。
注6. “扣除類型”指按田坎系數(TK)、按比例扣除的散列式其他非耕地系數(FG)或耕地系數(GD)。
注7. “線狀地物面積”指該基本農田圖斑內所有線狀地物的面積總和。
注8. “扣除地類面積”:當扣除類型為“TK”時,扣除地類面積表示扣除的田坎面積;當扣除類型不為“TK”時,扣除地類面積表示按比例扣除的散列式其他地類面積??鄢仡惷娣e=(基本農田圖斑面積-線狀地物面積-零星地物面積)*扣除系數 注9. “基本農田圖斑面積”指用經過核定的基本農田圖斑多邊形邊界內部所有地類的面積(如基本農田圖斑含島、孔,則扣除島、孔的面積)。
注10. “基本農田面積”(即“基本農田圖斑地類面積”或“基本農田圖斑凈面積”)=基本農田圖斑面積-扣除地類面積-線狀地物面積-零星地物面積。
注11. 從土地利用數據庫中地類圖斑層“地類備注”字段提取屬性值。
注12. 占用永久基本農田面積=(占用永久基本農田圖斑面積/永久基本農田圖斑面積)*永久基本農田面積。
表 3 占用永久基本農田保護片(塊)表(JBNTBHPK)
序號
字段名稱
字段
代碼
字段類型
字段長度
小數
位數
值域
約束條件
備注
1
標識碼 BSM Int 9
?。? M
2
要素代碼 YSDM Char 10
2005010200 M
3
保護片(塊)編號 BHPKBH Char 16
見本表注 1 M
4
保護片(塊)面積 BHPKMJ Float 15 2 > 0 M 單位:m2
5
基本農田面積 JBNTMJ Float 15 2 見本表注 2 M 單位:m2
6
耕地面積 GDMJ Float 15 2 ≥ 0 M 單位:m2
7
四至范圍 SZFW Char 200
非空 O
8
質量等級代碼 ZLDJDM Char 2
見表 11 C 見表注 3。
9
保護開始時間 BHKSSJ Data 8
非空 M
10
保護結束時間 BHJSSJ Data 8
非空 O
11
備注 BZ Char 50
非空 O
注1. 保護片(塊)編號由“行政區代碼+保護片(塊)號(4 位數字順序碼)”組成,下同。
注2. 基本農田面積=保護片(塊)范圍內所有基本農田圖斑的基本農田面積之和。
注3. 當耕地面積>0 時,質量等級代碼必填。
表 4 占用永久基本農田保護區表(JBNTBHQ)
序號
字段名稱
字段
代碼
字段類型
字段長度
小數
位數
值域
約束條件
備注
1 標識碼 BSM Int 9
?。? M
2 要素代碼 YSDM Char 10
200501010 M
8
序號
字段名稱
字段
代碼
字段類型
字段長度
小數
位數
值域
約束條件
備注
0 3 保護區編號 BHQBH Char 13
見本表注 1 M
4 質量等級代碼 ZLDJDM Char 2
見表 11 O 見本表注 2 5 保護區面積 BHQMJ Float 15 2 > 0 M 單位:m2
6 耕地面積 GDMJ Float 15 2 ≥ 0 M 單位:m2
7 基本農田面積 JBNTMJ Float 15 2 > 0 M 單位:m2
8 保護開始時間 BHKSSJ Data 8
非空 M
9 保護結束時間 BHJSSJ Data 8
非空 O
注1. 保護區編號為縣級行政區劃代碼(6 位)+鄉級行政區劃代碼(3 位)+保護區順序碼(4 位順序號)。
注2. 依據農用地分等(國家等)成果,將保護區內所有農用地按面積加權平均計算等別(利用等),取整后確定整個保護區質量等級代碼,代碼見表 11“農用地等級代碼表”,下同。
?。? 2)
?。?/p>
更新后矢量要素
表 5 永久基本農田保護圖斑更新(JBNTBHTBGX)
序號
字段名稱
字段
代碼
字段類型
字段長度
小數
位數
值域
約束條件
備注
1
標識碼 BSM Int 9
?。? M
2
要素代碼 YSDM Char 10
2005010300 M
3
基本農田圖斑編號 JBNTTBBH Char 20
非空 M 見本表注 2 4
圖斑編號 TBBH Char 8
非空 M 見本表注 3 5
地類編碼 DLBM Char 4
非空 M
6
地類名稱 DLMC Char 60
非空 M
7
權屬性質 QSXZ Char 2
見表 10 M
8
權屬單位代碼 QSDWDM Char 19
非空 M
9
權屬單位名稱 QSDWMC Char 60
非空 M
10
座落單位代碼 ZLDWDM Char 19
見本表注 4 M
11
座落單位名稱 ZLDWMC Char 60
非空 M
12
耕地類型 GDLX Char 2 ...
篇四:永久基本農田整改補劃方案
縣土地利用總體規劃調整完善及永久基本農田劃定實施方案涇陽縣土地利用總體規劃調整
完善及永久基本農田劃定
實施方案
為扎實做好我縣土地利用總體規劃調整完善及永久基本農田劃定工作,實現“十三五”規劃及其他專項規劃的協調銜接,促進“多規合一”,為科學合理確定土地用途和強化國土空間管制打下堅實基礎,確保全縣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根據省國土資源廳、農業廳《關于印發的通知》(陜國土資發〔20**〕44 號)文件要求和市政府工作部署,結合實際,現就我縣土地利用總體規劃調整完善及永久基本農田劃定制定如下實施方案:
一、總體要求
堅持以省市要求為遵循,以保障發展、保護耕地、促進現代農業發展為目標,按照“總體穩定、局部微調,應保盡保、量質并重,保護優先、優化布局,統籌兼顧、協調推進”的思路,確保土地利用總體規劃調整完善及永久基本農田劃定統一部署、協調一致,同步推進,相互促進。土地利用總體規劃調整完善,依據20**年土地變更調查和土地規劃中期評估成果,圍繞經濟社會發展相關規劃,合理調整耕地、基本農田和建設用地等規劃指標,著重優化建設用地結構布局,強化耕地保護和集約節約用地,保障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各項政策措施落地。永久基本農田劃定工作,以提升耕地綜合能力為重點,建立健全特殊保護工作機制,確保將全縣永久基本農田保護任務落實到土地利用管制分區,落實
到圖斑地塊,落實到每個農戶,確保 20**年底前全面完成土地利用總體規劃調整完善及永久基本農田劃定工作任務。
二、基本原則
(一)堅持資源保護原則。以保障糧食安全、生態安全為目標,從各行業對土地的客觀需求出發,強化對耕地、基本農田和生態環境的保護。堅持耕地數量和質量并重,嚴格控制非農建設占用優質耕地特別是基本農田,合理安排生態用地空間,確保土地利用與生態環境的協調統一。
(二)堅持統籌協調原則。以經濟、社會、人口、資源、環境協調發展為基礎,堅持從全局出發,切實落實全縣經濟社會發展意圖,本著提高土地利用效益原則,優化配置各業各類各區域用地,實現環境、資源與經濟、社會的協調發展。
(三)堅持節約集約原則。嚴格控制建設用地,尤其是城鄉建設用地,不斷優化土地利用結構和布局,推進中心城鎮開發邊界、永久基本農田和生態保護紅線劃定,工業用地逐步減少,生活和基礎設施用地逐步增加。土地存量挖潛和綜合整治取得明顯進展,充分利用閑置土地,挖掘低效用地,高效盤活存量土地,土地批后供應率、實際利用率明顯提高。土地節約集約利用制度更加完善,機制更加健全,從根本上扭轉批而未征、征而未供、供而未用造成資源浪費的局面。
(四)堅持規劃銜接原則。統籌考慮城鄉和區域的資源、生態、環境和經濟社會發展需求,充分銜接各部門規劃及用地需求,統籌協調布局城鎮村生活空間、工農業生產空間和生態環境保護空間,統籌生態紅線、永久基本農田和城市開發邊界“三線”劃定,一體化配置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確保形成功能清晰、協調有序的土地開發利用格局,從根本上扭轉無城市建設規劃、不符合土地報批條件等大量占用建設用地指標的現狀。
(五)堅持公眾參與原則。堅持充分論證、公開透明,對規劃調整完善成及永
久基本農田劃定成果,舉行聽證和風險評估,充分聽取各部門及社會公眾意見,確保工作成果的實用性。
三、工作任務
(一)土地利用總體規劃調整完善工作。
1.圍繞涇陽縣“十三五”經濟社會發展規劃和爭創“陜西強縣”目標,用足用活用好新增加建設用地規模,核減耕地保有量和基本農田保護面積規劃指標,推進永久基本農田、生態保護和城市開發邊界“三線”劃定,優化生產、生活、生態空間格局。
2.按照指標跟著項目走的原則,綜合考慮經濟社會發展、人口增長、規劃剩余空間、新型城鎮化、支柱產業發展及基礎設施建設需求,重點做好戰略性新興產業、高新技術、裝備制造及養老、旅游、物流等產業項目、脫貧攻堅及移民搬遷、保障性安居工程、小城鎮建設、民生工程用地保障,優化建設用地規模布局,保障“十三五”重大項目落地。
3.按照規劃調整完善確定的目標和永久基本農田劃定的規程及技術要求,把永久基本農田落實到具體地塊,明確保護責任,設立保護標志,編制保護圖冊,以規劃確定的允許建設區和有條件建設區為基礎,與城市規劃、產業規劃等相關規劃充分銜接,優化國土空間開發利用格局,優先劃定永久基本農田保護紅線和生態保護紅線,合理確定城市開發邊界。
(二)永久基本農田劃定工作。
1.堅持優進劣出、劃優劃足、提升質量的原則,按照土地利用總體規劃調整完善方案確定的永久基本農田保護任務,結合糧食生產功能區、重要農產品生產保護區和現代農業園區建設,對其實行管制性保護。
2.依據二次調查及耕地質量等別評定結果,對基本農田布局做適當調整???/p>
劃入的耕地,主要包括土地整治和高標準農田建設后的耕地;城鎮周邊、交通沿線和平原區的優質耕地;質量等別和地力等級達到本縣平均水平以上的耕地;除實施國家重大發展戰略、“十三五”重點建設項目難以避讓的耕地以外,其他優質耕地均應劃入基本農田實行永久保護。調出的現狀基本農田,主要包括國務院批準的新一輪退耕還林還草方案中計劃退耕還林的耕地;嚴重污染無法治理的耕地;自然災害和生產建設活動嚴重損毀無法復墾的耕地;現狀是未利用地和質量不符合要求的其他農用地;建設占用,無法恢復和依法處理的建設用地;在確保全域永久基本農田保護目標任務完成的前提下,零星分散,規模過小,不易耕作,質量較差等不宜作為永久基本農田的耕地(必須經過充分論證,提供相應舉證材料);現狀為林地、草地、鹽堿地等不能耕種的土地。另外,已劃入基本農田(特別是已經非農使用)要在本次劃定中調出,確保把最優質的耕地劃為永久基本農田并實行特殊保護。
3.依據審核同意的劃定工作成果和規劃調整方案,扎實推進永久基本農田“落地塊、明責任、設標志、建表冊、入圖庫”工作,做到圖斑、數量、地塊相一致,系統入圖庫。強化各鎮政府(街道辦事處)永久基本農田保護主體責任,完善目標考核辦法,推動劃定工作落實到村組、農戶,落實到土地確權登記頒證工作之中。全面建立基本農田保護責任區制度,以鎮(街道)為單位設立保護區,實行鎮、村、組三級負責制,其中鎮長(街道辦主任)擔任責任保護區區長,村委會主任擔任責任保護區片長,村民小組組長擔任責任保護區護田員??h國土資源局和農業主管部門對本行政區域永久基本農田劃定成果信息的真實性、合法性、合規性負責。
4.在永久基本農田劃定的基礎上,加大財政投入,整合涉農資金,吸引社會投資,在永久基本農田保護區開展土地整治和高標準農田建設,全面推行耕作層
土壤剝離再利用,不斷提高永久基本農田質量等級。國土部門要支持農林、農發等部門加快建設糧食生產功能區和重要農產品生產保護區,把“兩區”建設作為建設性保護的重要舉措,為建設一批高產、優質、高效、生態、安全的重要農產品生產基地和現代農業園區打下堅實基礎。
四、工作步驟
(一)準備工作(20**年 9 月 5 日—9 月 6 日)。研究制定我縣土地利用總體規劃調整完善及永久基本農田劃定實施方案,成立工作領導小組和辦公室,做好專業規劃機構委托、經費落實、學習培訓等前期工作。
(二)資料收集整理(20**年 9 月 6 日—9 月 15 日)。收集與土地利用總體規劃調整完善及永久基本農田劃定相關的基礎設施建設、城鎮規劃等資料(詳見附件),梳理歸類,對缺少的資料進行野外實地補充調查。
(三)規劃調整完善及永久基本農田劃定(20**年 9 月 16 日—10 月 31 日)。
1.實地調查。組織工作人員到重點區域、重點部門、鎮(街道)實際走訪、調查,了解土地利用現狀及調整狀況、基本農田和耕地保護狀況,調查耕地后備資源量、高標準基本農田建設狀況、土地開發整理狀況,20**—2020 年建設可能壓占基本農田數量與分布,坡度大于 25 度坡耕地數量與分布,以及退耕還林、移民搬遷狀況,生態環境保護等用地狀況及規劃設想,了解部門用地需求及涇河、秦漢、空港三個新城、工業園區、城區、重點鎮規劃及未來發展方向,調查各部門規劃重點建設項目及中省市重點建設項目等情況。
2.編制規劃調整完善方案。在規劃中期評估、實際調研摸底基礎上,對全縣耕地保有量、基本農田保護面積、建設用地等各項約束性指標剩余量及規劃需求量進行分析測算,對規劃布局進行多方案優化對比,編制規劃調整完善初步方案,征求各方意見,修改完善后形成最終方案。
3.確定永久基本農田劃定方案。結合規劃調整完善方案完成永久基本農田劃定方案,逐地塊落實永久基本農田劃定任務,逐級簽訂保護責任書。設定永久基本農田保護標志,繪制永久基本農田保護圖,落實“網格化管理”機制和三級“田長”責任制,匯總整理永久基本農田保護數量、質量、責任信息表冊,對縣級永久基本農田劃定成果進行自驗并上報市上進行初驗。
(四)省級抽查驗收(20**年 11 月 1 日—11 月 30 日)。完成縣域永久基本農田劃定工作,迎接省級驗收(劃定的數量質量、標志設立、網格化管理機制落實、“田長”責任建立等);完成縣鎮兩級規劃調整完善,迎接省級抽查。
(五)規劃評審驗收備案及縣級永久基本農田數據庫建設(20**年 12 月 1 日—12 月 31 日)。將規劃中期評估、縣級規劃調整完善的報告、圖件成果、數據庫提交省國土資源廳評審論證、上報審批;將鎮級規劃調整完善成果上報市國土資源局評審論證,上報審批備案。建立縣級永久基本農田數據庫并上報審核,編制永久基本農田劃定各類成果。
(六)數據庫建設(20**年 1 月 1 日—3 月 31 日)。對我縣現行的土地利用總體規劃文本、說明、圖件及***個鎮級規劃文本、說明、圖件進行修改,修改縣鎮兩級規劃數據庫,形成規劃調整完善最終成果。
五、工作成果
(一)土地利用總體規劃調整完善成果。
1.總體成果:《涇陽縣土地利用總體規劃(2006—2020 年)》中期評估報告 6本。
2.縣級成果:
(1)涇陽縣土地利用總體規劃文本 6 本;
(2)涇陽縣土地利用總體規劃說明 6 本;
?。?)《涇陽縣土地利用現狀圖》(1:5 萬)6 套;
(4)《涇陽縣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圖》(1:5 萬)6 套;
(5)《涇陽縣建設用地管制分區圖》(1:5 萬)6 套;
(6)《涇陽縣基本農田保護規劃圖》(1:5 萬)6 套;
(7)《涇陽縣土地整治規劃圖》(1:5 萬)6 套;
(8)《涇陽縣重點建設項目用地布局圖》(1:5 萬)6 套;
(9)《涇陽縣中心城區土地利用現狀圖》(1:**.*萬)6 套;
(10)涇陽縣縣級土地利用總體規劃數據庫光盤 3 套。
3.鎮級成果:
(1)各鎮辦土地利用總體規劃文本及說明(2006—2020 年)13×4 本;
(2)各鎮辦《土地利用現狀圖》(1:1 萬)13×4 套;
(3)各鎮辦《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圖(2006—2020 年)》(1:1 萬)13×4 套;
(4)各鎮辦《土地整治規劃圖》(1:1 萬)13×4 套;
(5)各鎮辦《建設用地管制和基本農田保護圖》(1:1 萬)13×4 套;
(6)縣鎮級土地利用總體規劃數據庫光盤 2 套。
(二)基本農田劃定成果。
1.涇陽縣基本農田劃定工作方案 4 本;
2.涇陽縣技術檢驗分析報告 4 本;
4.涇陽縣級基本農田保護分布圖 4 套;
5.鎮辦基本農田保護分布圖 4 套;
6.行政村基本農田保護制框掛圖 1 套;
7.標準分幅基本農田保護圖 1 套;
8.基本農田現狀登記表、匯總表、平衡表、一覽表各 1 套;
9.鎮村級基本農田保護責任書 1 套。
六、工作要求
(一)加強領導。全縣土地利用總體規劃調整完善及永久基本農田劃定工作任務重、時間緊、要求高,為扎實有效推進工作,成立涇陽縣土地利用總體規劃調整完善及永久基本農田劃定工作領導小組,總體負責組織、實施、協調等工作。各鎮辦、相關部門也要成立相應組織機構,指定專人負責,建立議事協調機制,及時解決工作中的重大問題,確保土地利用總體規劃調整完善及永久基本農田劃定工作順利開展。
(二)精心組織。堅持政府組織、專家領銜、部門合作、公眾參與、科學決策的工作方針,科學安排籌劃編制各項工作,采取多種方式和渠道,動員公眾積極參與,并成立具有廣泛代表性的專家咨詢組織,承擔土地利用總體規劃調整完善及永久基本農田劃定的咨詢、論證工作,切實提高決策水平。
(三)把握重點。根據全縣土地利用特點和土地管理實際,圍繞土地規劃實施和永久基本農田劃定的熱點、難點問題,突出重點,切實解決規劃實施中遇到的新情況、新問題,力爭在重點難點問題研究上求突破、出經驗,為科學實施土地利用總體規劃調整完善及永久基本農田劃定奠定基礎。
(四)注重質量。各鎮辦、相關部門要采取有效措施,層層落實責任,有序開展各項工作,確保各類數據真實、準確、可靠,確保評估結果客觀、調整完善方案切實可行,高標準、高質量按期完成土地利用總體規劃調整完善及永久基本農田劃定任務。
推薦訪問:永久基本農田整改補劃方案 整改 基本農田 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