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傳染病防控應急預案及八個制度3篇
學校傳染病防控應急預案及八個制度3篇學校傳染病防控應急預案及八個制度 學校傳染病防治應急方案 依據《X傳染病防治法》、《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條例》、《X市教育系統突發公共事件應急方案》,結合我校具體情況,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學校傳染病防控應急預案及八個制度3篇,供大家參考。
篇一:學校傳染病防控應急預案及八個制度
傳染病防治應急方案依據《X 傳染病防治法》、《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條例》、《X 市教育系統突發公共事件應急方案》,結合我校具體情況,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工作目標
普及傳染性疾病防治知識,提高廣闊師生員工的自我防護意識;完善傳染病疫情信息監測匯報網絡,做到早覺察、早匯報、早隔離、早醫治;建立快速反響機制,及時采取有效的防控措施,預防和操作傳染病疫情在教育系統的發生和蔓延。
二、工作方針和原則
全鎮學校傳染病防治工作遵循預防為主、常備不懈的方針,貫徹統一領導、分工負責、反響及時、措施果斷、依靠科學、加強合作的原則。
三、傳染病防治工作領導機構和職責
組 長:
副組長:
組 員:
辦公室設聯系
:
職責是:負責領導、組織、指揮、協調本系統內的傳染病防治工作,協調好各學校與各有關部門的關系;搜集教育系統傳染病疫情信息和防控工作情況,分析、研究教育系統
防控工作形勢,制定全鎮傳染病防控的措施并組織實施;協助各學校做好疫情的善后處理工作。
四、預防措施
1、組織開展校園愛國衛生運動,加強公共園地衛生的監督治理。學校公共園地應保持環境清潔、通風換氣,對師生經常接觸的部位和用品進行定期消毒。
2、學校應積極開展各種類型的健康教育,利用網絡、宣傳櫥窗、黑板報、播送、主題班會等宣傳陣地,開展健康教育,普及衛生防病知識,倡導科學、文明、健康的生活方法,增加師生員工自我保健知識,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增強自我防護意識。
3、學校應建立各項衛生工作責任制,完善監督制度,明確各部門工作職責,并指定教師或班主任做好每天晨檢工作,認真填寫學生日檢統計表,保證學校預防疾病操作工作的順利開展。
4、定期組織人員對供水系統進行清洗消毒,保證飲用水衛生符合國家衛生標準。
5、在疾病防控機構的援助下,定期組織師生員工體檢和做好對學生進行各種疫苗接種工作。
6、加強學校醫務室醫務人員的培訓,不斷學習更新傳染病防治知識,提高診療水平。
7、加強衛生平 X 督工作。每年組織不低于 4 次的對學
校傳染病防治工作的檢查、督導,學校依據實際每星期至少一次衛生檢查,并按規定做好記錄。
五、監測
1、學校要建立疫情監測制度,形成校領導--校醫--班主任--班長--宿舍長的學生健康監測網絡。要建立學生健康治理檔案,班級要有晨檢記錄本,學校醫務室要有就診登記本,學校要有傳染病疫情匯報記錄本。
2、一般監測。由班主任或校醫每日早晨觀察、詢問、了解、覺察和掌握學生的健康狀況并做好登記。如覺察學生中有發熱、頭痛、腹瀉、嘔吐、皮疹、黃疸、精神萎靡等病癥;或傳染病及疑似傳染??;或病癥相似的聚集性病例等,應馬上匯報,同時做好記錄。
3、對因病缺勤、缺課學生進行監測。班主任應當及時關注本班學生的出勤情況,對因病缺勤、缺課的學生,應及時了解其患病情況,可能的病因和病情開展情況,如疑心是傳染病、食物中毒、或不明原因的疾病,應及時向學校領導匯報。
4、學校領導接到匯報后,應向各級診治機構或疾病操作機構提供監測信息,經診治機構或疾病操作機構確認為傳染病后,及時做出響應級別的預警。
六、應急措施
一旦學校發生群體性傳染病疫情,應采取以下應急措施:
1、疫情匯報
〔1〕學校師生員工覺察傳染病人或疑似傳染病人時都應馬上向學校醫務室匯報。
〔2〕校醫對可疑病人進行第—次診治,并上報學校有關領導。學校領導依據傳染病類別、發病人數、病情等疫情程度,2 小時內向屬地防疫機構和上級教育行政部門逐級上報。任何人不得瞞報、謊報、緩報疫情。一經覺察將視情節后果追究責任,直至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2、應急措施
〔1〕對疑似傳染病的病人,在明確診斷前,安排在指定園地〔醫務室〕進行醫學觀察,不能確診的,應送當地醫疾機構診治。
〔2〕經診治保健機構、衛生防疫部門確診為傳染病者,應及時予以隔離醫治〔應當辦理休學手續〕,隔離期限依據醫學檢查結果確定。
〔3〕對引起傳染病傳播的可疑物品要進行封存,操作傳染源,切斷傳染途徑,預防疾病擴散,等待防疫部門來檢測和處理。
〔4〕對被傳染病病人、病原攜帶者、疑似傳染病病人污染的園地、物品,學校醫務人員指導相關工作人員做好消毒處理。與傳染病人或疑似病人緊密接觸者,學校校醫務室應采取必要的檢查和預防措施,并進行醫學觀察。
〔5〕傳染病人在醫院接受醫治時,未經學校和醫務人員同意,任何同學、同事不得前往探望。
〔6〕臨時停止大規模的集體活動,必要時全校暫停上課;加強對校門的出入治理,操作人員的進出。
〔7〕學校在接到當地政府、縣 X 和疾控中心有關重大傳染病疫情的預警匯報后,應馬上啟動《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方案》。應急方案啟動后,各級領導和全體教職員工應按方案規定的職責要求,馬上到達規定崗位,聽從指揮。
〔8〕學校領導覺察傳染病人后,應采取積極的措施,讓廣闊師生了解情況,穩定學生的情緒,安定人心,維護學校的穩定,樹立戰勝傳染病的信念。
七、善后處理
1、要積極穩妥、深刻細致地做好善后處置工作,學校要做好病人及其家人的安撫工作;要配合和協助有關部門做好疫病防治、調查和環境污染排解工作;要形成詳細的疫情匯報,對傳染病的危害程度做出評估。
2、執行 X《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條例》。教育辦將對在重大傳染病疫情操作中有突出表現的學校和個人,給予表彰和獎勵;對在傳染疫情防治過程中玩忽職守、失職、瀆職,拒不接受工作任務,借故推委拖延,擅離職守,臨陣脫逃者,按規定給予相應的處分,直至追究法律責任。
3、疫情匯報需要向外公布,必須得到行政部門及相關
單位的同意。詳細的信息公布,要待上級部門核實情況后,以集體形式公布,不得主觀臆測,夸大其詞。
篇二:學校傳染病防控應急預案及八個制度
傳染病防控工作方案+ + 學校傳染病防控應急預案X XX 小學傳染病防控工作方案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學校衛生工作條例》《學校和托幼機構傳染病疫情報告工作規范(試行)》等有關規定,結合我校實際,特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學校傳染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及職責分工:
組
長:
***(校長,學校傳染病防控工作第一責任人。主要負責統籌全面工作,發生疫情后的上報工作)
副組長:***(教導主任,協助校長實施學校傳染病防控工作,主要負責傳染病相關知識的培訓與宣傳工作,監督、檢查、收集、整理防控資料及防控信息。)
成
員:全體教師
各班班主任老師及任課教師(負責每天晨檢,發現學生缺課及時與家長聯系,確認學生缺課原因;一旦發現班級內有傳染病發生,及時向分管領導匯報,并與家長取得聯系,做好教室消毒工作;每天到校后提醒學生開窗通風;加強衛生宣傳工作。)
全體教職員工:都要參與到傳染病防控工作中來,做好相應的宣傳教育,要協助班主任做好學生在校期間的觀察工作,發現異常要及時向班主任報告,并由班主任逐級匯報。
二、具體實施
學校防控:
1、做好日常學生的晨、午檢,在各類傳染病流行期間做好
相關的宣傳、教育,做好防護,指導各班學生和家長做好防護。嚴格按照免疫計劃組織學生進行疫苗接種,努力提高預防接種率,學期初做好預防卡證的查驗及登記工作。
2、做好日常監測,及時發現潛在因素進行預防和控制,做好學校的日常防護,疫情流行期間嚴禁外來人員隨意進入,嚴格把關,確保安全。
3、組織領導要高度重視,措施到位,積極制定相關制度、方案,確保措施得當,有力到位。日常應做好各類防控物資的儲備,疫情期間要確保各類物資滿足供給,人員到位,群策群力。
4、建立健全傳染病監測及疫情報告體系。學校發生疫情時,法定報告人必須按照要求進行電話和書面形式上報,不得隱報、瞞報、遲報和漏報。建立起由學生到教師;由教師到教導主任;由教導主任到校長;由校長向上級教育、衛生部門的疫情報告體系。
5、對已發生疫情在校領導班子的統一指導下,做好監測和處理。做好全體教師的教育培訓和家長的交流溝通,確保和維護學校正常教育教學秩序。
班級防控:
1、嚴格執行學校開窗通風制度,保持教室環境衛生。班主任每日晨檢、晨報,對因病缺勤學生問清發病時間、起因、主要癥狀及是否就診等,在校醫晨檢時口頭將上述信息匯報做好登記和進一步幫助其進行病因排查,以便及時提出相關
意見和采取相應措施。
2、采用家長記錄或家長定時報告等適當的措施做好患病學生的跟蹤隨訪,認真填報班級《因病缺勤跟蹤隨訪記錄》,通知家長在學生病愈后需到社區衛生服務站及以上醫療機構開具已過傳染期或已愈診斷證明,學生返校時將隨訪記錄和診斷證明交由衛生室存檔備查。
3、班內出現傳染病,嚴密觀察其他學生健康,對可疑感染者勸其及早就醫。教育學生增強防護,做好教室消毒:領取消毒液、掌握消毒濃度(調配和操作最好親自進行)并填報班級消毒記錄,提前放學通知衛生室進行紫外消殺。
辦公/ / 活動室防控:
1、嚴格執行學校開窗通風制度,保持各室環境衛生。
2、掌握各類傳染病相關知識,做好預防和宣傳教育。
3、對出入人員特別是疑似病例要嚴密觀察,必要時帶其到衛生室進行排查,并對其接觸地進行消毒等相關措施。
三、措施保障
學校傳染病防控與工作績效、年終考核、評優獎勵掛鉤,工作到位,責任細化,措施職責明確,并將此列為一項日常工作來抓,保障教育教學秩序的正常開展與實施。
四、責任追究
責任倒查追究責任制,各自分工負責,誰出問題誰承擔負責,責任到人,層層把關。針對個人負責的環節認真開展工作,保障學生的健康安全。
班級傳染病防控細則
1、落實以班為單位的晨、午檢工作,認真落實學生因病缺勤登記和追蹤隨訪制度,扎實做好傳染病日常監測工作,發現可疑病例要勸其及時就醫,做到早發現、早報告、早隔離、早診斷、早治療。
2、報告要在晨讀時的晨檢時間進行,最晚課間操將因病缺勤學生情況上報衛生室登記記錄,協助校醫進行病因排查,指導家長配合做好追蹤隨訪填報《班級因病缺勤跟蹤隨訪記錄》,學生病愈時要開具社區以上醫療機構診斷證明。
3、出現疫情的班級,嚴密觀察其他學生健康,對可疑感染者勸其及早就醫。教育學生增強防護,做好教室消毒。領取消毒液,特別是低年級要放在學生看不到的地方。掌握消毒濃度(調配和操作最好親自進行),用消毒液噴灑桌凳、墻壁及門把手等,認真填報班級消毒記錄。提前半小時放學通知衛生室進行紫外消殺。
4、 各班要積極利用班隊會、板報、墻報等多種形式進行宣傳,教育學生多鍛煉、多喝水、勤洗手。保持教室衛生,定時開窗通風,做好學生安全防護工作。
班主任職責:
1.晨檢時班主任晨報本班因病缺勤人數、姓名、病因、癥狀、起病時間及是否治療等內容。涉及情況復雜人數眾多時要在課間操時間,最晚不超過上午放學時間將情況報回,考核以衛生室登記記錄為準。(每日)
2 2 、出現疫情時:
1)指導家長配合跟蹤隨訪。選擇合適的方式完成患病學生《因病缺勤跟蹤隨訪記錄》,及時掌握學生病情、病況,要求家長配合做好相關工作。
2)教室消毒和其他學生的教育和防護,主動與衛生室領取消毒藥物和工具并妥善保存。消毒要嚴格按照配比濃度親自操作,如若學生進行,必須確保教師在場,并對出現的一切后果負責。為確保消毒效果必須提前半小時放學。嚴密觀察其他學生健康,認真學習相關知識,做好宣教工作。
****學校 ***年 1 月
各辦公/ / 活動室傳染病防控細則
1、嚴格執行學校開窗通風制度,保持各室環境衛生。
2、掌握各類傳染病相關知識,做好預防和宣傳教育。
3、對出入人員特別是疑似病例要嚴密觀察,必要時帶其到衛生室進行排查,并對其接觸地進行消毒等相關措施。
辦公室、活動室負責人職責:
1、嚴密觀察本組或進出人員的健康狀況,如有可疑癥狀應及時勸其就醫治療。
2、教導主任負責督促辦公室或各室活動人員自覺維護環境
衛生,定期打掃、除塵,不留死角、不存垃圾。
3、傳染病流行期要定期開窗通風、消毒殺菌,對人群較密集的如多功能教室、閱覽室等在疫情嚴重時要予以關閉。
4、積極做好自身防護,增強鍛煉補充營養,自覺掌握相關知識,做好向學生的宣傳教育等。
****學校 ***年 1 月
x xx 學校傳染病防控應急預案
一、總則
( 一) 總體目標
為切實做好我校傳染病防控工作,及時防范和應對我??赡艹霈F的傳染病疫情,確保在發生人感染傳染病疫情時,能夠及時、迅速、高效、有序地處理疫情,做到 “早發現、早報告、早診斷、早隔離、早治療”,我校以構建預防為主、防治結合的傳染病長效管理與應急處理機制為根本,積極提高快速反應和應急處理能力,有力保障師生員工身體健康,特制定本應急預案。
( 二) 編制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突發事件應對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國家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預案》、和教育局,衛計局相
關文件通知精神。
( 三) 工作原則
1 、預防為主原則
堅持“早發現、早報告、早隔離、早治療”的原則,預防為主,防治結合。加強對傳染病的監測,及時發現病例,采取有效的預防與控制措施,有效切斷傳播途徑,保護易感染人群,迅速控制疫情的傳播和蔓延。
2 、分級控制原則
根據各種傳染病的流行特征及疫情變化,分級實施控制措施,以達到最有效的預防控制效果。分級控制原則以病情是否傳入、是否形成傳播鏈、是否發展為暴發和流行為基本特征,實行三級控制措施,在學校領導的指導下,根據學校疫情進展及實際工作需要,對此作出調整。
3 、群防群控原則
甲型 H7N9 流感、肺結核、手足病、水豆、麻疹、腸道等是種一快速傳染性極強的疾病,必須大力開展愛國衛生運動,有針對性地加強健康教育和法制宣傳,凈化環境,提高師生防范意識,發動學生家長和社會力量群防群控,切斷傳播途徑,保護廣大青少年這一易感人群。
4、預案啟動原則
當學校已發生流感疫情或本校出現疑似病例時,根據專家評估,報經學校領導批準,立即啟動本預案。
二、應急組織體系及職責
( 一) 應急領導小組
組長:***
副組長:*** 成員:***
1、現場應急處置:***
2、宣傳報道與信息統計上報:*** 3、督查組:** 4、后勤保障、接待、消毒組:***
( 二) 工作職責
1、領導小組與衛生防疫部門密切配合,遵循預防為主、常備不懈的工作方針,貫徹統一領導部署、反應及時、措施果斷、依靠科學、加強合作做好指導、指揮各種傳染病預防控制工作。視疫情發展情況,報經教育局、衛計局批準,落實學校停課,停學等措施。
2、現場應急處置組:要在第一時間趕到現場,在領導小組指導下,及時采取排查、隔離、輸送醫療機構救治等措施;做好學生和家長情緒穩定工作;做好現場調查和相關資料收集工作。
3、宣傳報道、信息統計報送、文字材料組:負責及時向教育局、衛計局報告傳染病防治工作情況,負責保持 24 小時信息暢通,做到信息每日一統一報;督促學校做好晨檢、學生缺課原因追查等各項疫情監控措施,發現可疑癥狀的病人及時報告教育局和疾控中心;負責起草相關實施方案、應急預案、階段性工作總結等材料。
4、后勤保障接待、消毒組:負責防控工作所需的物資、經費、接
待等保障工作;負責指導學校做好日常性預防消毒、應急性消毒工作。
5、督查組:按照本預案要求和精神,采取多種形式,定期和不定期進行督查和指導,并及時將督查情況向領導組報告。
6、學校職責:按照教育局的部署,結合本校實際,制定并落實防控傳染病的預案和措施,做好全校師生的防控知識宣傳教育,提高師生的自我保護意識和防病能力,尤其是全面實施晨檢和午檢、因病缺勤追查登記制度,做到早發現、早報告、早診斷、早隔離、早治療;開展愛國衛生運動,廣泛發動師生做好室內外的教學、生活場所衛生,加強室內通風、通光和消毒;主動配合、協助教育局、衛生、疾控中心快速處置校內發生的傳染病疫情。做好疫情報告和信息溝通工作,確定專人為信息報告員,保持 24 小時通信暢通。建立和完善防控工作和各項資料積累工作。
三、疫情的應急響應
學校一旦發現傳染病疫情,馬上啟動應急預案,做出應急響應。
(一)啟動“日報告”和“零報告”制度,各級各類學校實行 24 小時值班制度,加強系統內的疫情通報。
(二)學校嚴格執行出入校門管理制度,嚴格控制外來人員進入校園。
(三)學校應急人員要趕赴現場,實施隔離、消毒等必要的防控措施,確保在第一時間內控制疫情的發展。學校做好進入應急狀態的準備
(四)發現疑似傳染病疫情時,要在第一時間內利用學校臨時隔離觀察室進行隔離觀察,并及時與教育、衛生(疾控)部門聯系,及時住院治
療,對甲型 H7N9 流感、肺結核、手足口病、水痘、麻疹、腸道等傳染病病人或疑似病人密切接觸者必須進行隔離觀察,觀察期間不能參與集體活動。教室等公共場所必須加強通風換氣,并做好消毒工作。
(五)開展針對性的健康教育,提高師生的自我防護意識和防護能力,外出和進入公共場所要采取必要的防護措施。
(六)在疫情加重時,學校要全面掌握和控制人員的流動情況,師生外出必須向所在部門請假。外出學生和去疫區的人員返校后,必須進行醫學觀察。對缺勤者要逐一登記,及時查明缺勤原因。發現異常者勸其及時就醫或在家醫療觀察,暫停上學或上班。
(七)在疫情加重時,學校不得組織師生參加各類大型集體活動,調整大型會議的時間;學校不安排教師外出參加教研和學術活動;學生的社會實踐等活動應暫緩進行;每日公布校園疫情防控工作的情況;必要時可以報請教育局經同意,實施全面或部分停課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強衛生宣傳和健康教育工作,搞好健康教育,利用多種形式開展普及傳染病和其他相關傳染病的防治知識的宣傳和教育,提高廣大師生衛生防疫的意識和自我保健的能力;要對學校校醫、疾病防控員進行各種傳染病和學校傳染病防控知識、監控與報告等方面的培訓。
(二)改善環境衛生和做好應急準備。要積極組織學生參加體育鍛煉,增強體質,提高抵抗疾病的免疫能力;積極采取措施,確保教室、廁所等學生學習和生活場所的通風與清潔衛生,消除傳染病發生和流行
的條件。
(三)切實落實各項衛生防疫措施,消除疾病發生與傳播的隱患。加強學校生活飲用水水源的管理,嚴防各種食源性疾病的發生。
五、附則
(一)本預案由學校負責解釋。
(二)本預案自公布之日起實施。
(三)本預案可根據省、市相應預案,結合我校實際適時修訂。
篇三:學校傳染病防控應急預案及八個制度
校預防傳染病應急預案為了及時有效地預防傳染病在學校的流行、爆發,保障師生的健康與生命安全,經我校防治傳染病領導小組的研究,特制定此方案:
一、指導思想:
在上級的統一領導和指揮下,加強學校各部門的合作,本著及時、有效、科學管理的原則,堅持預防為主,依法辦事的方針,切實保護廣大師生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維護正常的教學秩序。
二、工作原則:
預防為主,依法管理,各負其責,分級控制,快速反應,依靠科學,早準備、早投入、早發現、早報告、早隔離、早治療。
三、領導小組:
組
長:張永波 組
員:全體教師 四、疫情報告責任人:
原則:全校所有責任人應盡職盡責,保證信息暢通,協助衛生部門,做好監督管理工作。
1、學校積極宣傳預防傳染病的知識,制定預防傳染病的相關制度,檢查落實情況;適時組織接種疫苗,組織衛生委員開展防
病工作,發現疫情,采取必要措施,及時了解疫情,妥善處理并及時上報。
2、班主任每天必須認真觀察學生情況,堅持晨檢、午檢,清點人數,對因病缺勤人員,必須當日了解病情,發現異常情況必須及時上報,并做好通風消毒工作。
3、加強門衛及保潔工作,備好消毒設施,按時對學校內部進行消毒,對各教室通風換氣,力保師生健康。
附:各類傳染病病人的疑似癥狀
1、流行性感冒 a、有與流感病人接觸史及集體發病史。
b、起病急驟,全身癥狀較重,有畏寒、高熱、頭痛、乏力、全身酸痛等。上呼吸道癥狀有鼻塞、流涕、咽痛等。
c、體征可見面頰潮紅、眼結膜充血、口腔黏膜可見皰疹。
2、麻疹 a、起病 2-3 天口腔黏膜處出現細小的點狀的灰白色麻疹黏膜斑。
b、發病的 3-5 天出現充血性斑丘疹,疹間有正常皮膚,初見于耳后發際,直至擴散至全身。
3、風疹 a、發病前 2-3 周內與風疹患者接觸史。
b、輕度上呼吸道癥狀,低熱,持續 1-2 天。
c、出現皮疹,于 1 天內迅速延及軀干和四肢。疹為淡紅色斑丘疹。
4、腮腺炎 a、有接觸史。
b、一側或雙側腮腺以耳垂為中心腫大,邊緣不清,咀嚼及吃酸性食物時脹痛明顯。
5、傳染性結膜炎 a、有接觸史。
b、雙眼發燙、燒灼、畏光、眼紅,自覺眼睛磨痛,怕光、流淚。分泌物呈粘液膿性,有時在瞼結膜表面形成一層灰白色假膜。
6、水痘 a、有與水痘或帶狀皰疹患者接觸史。
b、初為紅斑疹,數小時后變為丘疹,后變為皰疹,形似露珠。有劇癢。
別山鎮楊家樓初級中學
2012.
預防傳染病應急預案
別山鎮楊家樓初級中學
2012.2
推薦訪問:學校傳染病防控應急預案及八個制度 傳染病 防控 應急預案